金融之窗

强研发巧营销 看同仁堂国药如何讲好“同仁堂故事”

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仁堂国药”,股票代码:3613.HK)是同仁堂集团的海外发展平台,经营中药产品的生产、零售及批发业务。

强研发巧营销 看同仁堂国药如何讲好“同仁堂故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04年成立至今,同仁堂始终坚持“以医带药,文化先行”的方式,深入践行“责任 担当 创造”的新时代同仁堂精神,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融入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传播中医智慧和中医健康养生理念,为实现“有健康需求的地方就有同仁堂”的宏伟目标贡献着力量。

3月28日,同仁堂国药披露2024年业绩公告,报告期内,同仁堂国药实现收入16.12亿港元同比增长5.7%;实现淨利润5.29亿港元。

强研发巧营销 看同仁堂国药如何讲好“同仁堂故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强化研发创新 成果加速转化落地

2024年,同仁堂国药不断强化产品生产及研发,精益管理,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成果丰硕。报告期内,同仁堂国药推出同仁堂仙龄、保龄中式抗衰老NMN系列产品、灵芝薑黄複方活血安神胶囊、桂枝茯苓丸、活络油等新产品,积极扩大自有产品矩阵。

强研发巧营销 看同仁堂国药如何讲好“同仁堂故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外,在科技创新方面,当归补血颗粒通过审批获得中成药注册证,进一步丰富了同仁堂国药品种资源。

多年来,同仁堂国药通过与大学院校合作不同科研项目,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开启中医药现代化之路。双方针对重点及梯队培育品种开展安全性、药效学、作用机制等深入研究,获得了积极、明确的研究成果。这既对重点品种未来的发展提供理论研究依据,也为重点品种打开海外市场积累了口碑、认知度以及技术保障。

报告期内,同仁堂国药与澳门科技大学签署合作意向书,共同建构科研合作平台,建立专业人才培育计划,开展科研合作研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开展同仁堂中成药产品在澳门的注册等。

2024年11月,由同仁堂国药提供研究所需药品的“安宫牛黄丸及其重金属成分在缺血性脑中风的保护作用及其毒理学研究”,其研究成果获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奖项的获得不仅彰显安宫牛黄丸在国际医学神经系统疾病领域的重要价值,也标志著同仁堂国药在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未来,该集团将继续紧跟大健康领域发展趋势,开展新产品开发工作,以迎合调节人体机能、防病未然的广泛市场需求。

加强营销推广 讲好“同仁堂故事”

2024年,同仁堂国药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不断优化内部管理,多维度开展营销活动,确保公司平稳运行。

报告期内,中国香港零售业面临挑战,其中,中药零售类别也受到一定影响。面临大环境带来的挑战,同仁堂国药迎难而上,深入落实大品种战略,打造具有独特优势的产品,加强市场推广及品牌宣传。2024年,中国香港市场收入为10.70亿港元,同比增长16.9%。

在同仁堂国药的努力下,2024年下半年其公司同店收入实现同比增长。同仁堂国药分别在中环、北角、九龙站以及旺角地区新增了零售终端,进一步扩大了同仁堂在中国香港的零售版图,增强了市场覆盖力。据业绩公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香港零售终端为29家,较上年净增加2家。

此外,同仁堂国药着重加强产品营销推广活动,举办了一系列品牌活动。具体来看,同仁堂国药继续以“公益”作为品牌文化的底色及基石,在2024年成功开展了两大重点品牌活动。在首届“同仁堂日”上,同仁堂国药号召在境外设有中医诊疗服务的零售终端,开展各具特色的“送健康”活动。

在另一重点品牌活动—“第九届同仁关爱防中风”系列活动中,同仁堂国药以香港首个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户外嘉年华会“‘铜人同健康’中医药文化嘉年华”作为前期预热活动,配合后续公益及营销主场活动,进一步发掘同仁堂中医药文化的潜在价值。

此外,同仁堂国药还在积极对接香港中小学、社福机构等,展现出深厚的人文底蕴,讲好同仁堂中医药服务健康民生的精彩故事。

在非香港市场,本集团坚持“以医带药,文化先行”的发展战略,积极拓展海外中医药市场,持续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海外市场发展稳中向好。来自海外市场的收入为4.03亿港元。

展望2025年,同仁堂国药明确经营关键字为“调整恢复、降本增效”,从管理、产品、投资和财务方面实施关键工作机制优化、大品种群、优化投资、降本增效四大战略,夯实基础,其中落实多个“一”战略,包括实施“以客户需求为核心、以市场发展为龙头”的一大经营理念,优化流程,主动赋能;提升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和营销能力,开拓一系列新业务,培育新赛道新增量,支持2025年整体目标顺利实现。

【纠错】 【责任编辑:梁栋飞】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在中关村聆听“未来序曲”
      • 新华全媒+丨记者手记:科考,向海洋更深处进发
      • 新华视点丨春耕进行时 “智”造新图景
      • 香港故事丨从展厅到心间:一场关于国家安全的沉浸式体验
      • 经济参考报丨雄安新区打造自主创新策源地观察
      • 新华每日电讯丨北京海淀人工智能创新街区加速“进化”
      • 星空有约丨银河之眼、金星最亮等天象将在4月天宇上演
      • 这里是广西!
      • 秀我中国丨大棚里 春忙啥?

              推荐阅读:

              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发布

              北京申请式退租加速

              (AI对话“1024”)“城市大脑”有多聪明?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通知 列出清单 促进金融租赁行业回归本源

              东风着陆场准备就绪 静候神十六乘组回家

              我国将首次举办“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

              提升国际数字治理能力——记全球数字产业高峰对接会

              抓住人工智能“牛鼻子”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深圳市国资委重磅发声:充分认可和信任万科,必要时通过一切可能手段支持

              跨越专利转化“最后一公里”

              专题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