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之窗

3月LPR“按兵不动” 短期降准概率或高于降息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连续五个月保持不变。3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10%,5年期以上LPR为3.60%,均与前期保持一致。以上LPR在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有效。

  此次LPR“按兵不动”符合预期。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近期央行多次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作为LPR定价基础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并未发生变化,LPR较难下降。从银行方面看,随着持续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银行息差缩窄的压力不断增大。虽然2024年银行多次下调存款利率、大力压降负债成本,2025年息差收窄压力或将减轻,但下降趋势仍然未变。因此,银行缺乏压降LPR报价加点的动力。

  除上述原因外,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还指出,受防范资金空转、遏制长债收益率过快下行势头以及去年12月同业存款监管新规落地等影响,年初以来,DR007(银行间7天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和银行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上行明显,银行边际资金成本也有上升,这意味着本月报价行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不足。

3月LPR“按兵不动” 短期降准概率或高于降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顾2024年全年,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分别下降35个基点和60个基点。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日前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今年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目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平均为6.6%,还有下行空间,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利率也有下行空间。同时,还将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的充裕,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董希淼认为,从短期来看,LPR再次下降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不大。下一阶段LPR的变动,需要在稳增长、稳息差、稳汇率等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相比降低LPR,下一阶段实施降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更大。降准除了向市场释放长期流动性之外,还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推动金融机构保持息差基本稳定,同样有助于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继续下降。预计一季度央行将可能实施全面降准,下一步存款准备金制度5%“隐性下限”将可能被打破,存款准备金工具的政策调控功能将得到更充分发挥。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同样认为,在外部不确定性上升、内部政策效果观察期、整体政策空间有所约束的环境下,央行货币调控“相机抉择”特征会继续体现,政策利率下调的时机和幅度仍需观察,LPR调降的时点也会相应后移。

【纠错】 【责任编辑:杨萌】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武王墩一号墓考古发掘全纪实
      • 新华全媒+丨年轻人关心的十个消费热点,方案里都有了!
      • 财经聚焦丨金融“活水”正持续加码 助力消费添动能
      • 记者手记丨“身体倍儿棒”证书折射新的人才观
      • 全球连线丨入境游火爆 外语导游在中国供不应求
      • 特稿丨盘点美政府遮掩“特朗普衰退”的那些辩词
      • 热点问答丨给特朗普俄乌两通电话“找不同”
      • 上海首家AI黑科技体验空间
      • “穿越”艺术小镇看文旅融合

              推荐阅读:

              【中山温泉】您的暑期特惠票券即将到期,请抓紧使用!

              应对灾害性天气,企业财产保险很重要

              国货丨逐渐活成了这届年轻人想要的样子

              AI合成主播|北京提供算力券补贴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

              硅基光电子领域获重大突破

              电动化智能化重塑汽车价值链

              电信运营商三季报陆续披露 AI及算力投入持续大幅增长

              新研究:鸽子可以用类似人工智能方式解决问题

              立足自立自强 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AI+云计算”助技术红利长效释放——2023云栖大会观察

              专题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