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7月22日发布《2025年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从总量看,信贷总量保持平稳增长。2025年二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8.56万亿元,同比增长7.1%。从结构上看,贷款行业结构持续优化,国民经济重点领域信贷保持较快增长,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国民经济薄弱环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总量看,上半年,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12.92万亿元,显示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保持较高水平。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是信贷增长主体。2025年二季度末,本外币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182.47万亿元,同比增长8.6%,上半年增加11.5万亿元,主要是中长期贷款增加7.08万亿元,表明金融持续为实体经济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从投向看,贷款行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业等领域。如,二季度末,本外币基础设施相关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43.11万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比各项贷款高0.6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2.18万亿元。
国民经济重点领域信贷保持较快增长。绿色贷款增加较多,二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42.39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4.4%,上半年增加5.35万亿元。贷款支持科创企业力度较大,二季度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高新技术企业贷款“量增、面扩”,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分别为22.9%和8.2%,均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增速;获贷率分别为50.0%和57.6%,分别比去年同期高3.2和1.0个百分点。
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国民经济薄弱环节。二季度末,人民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57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比各项贷款高5.2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2.63万亿元。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53.19万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比各项贷款高0.6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3.07万亿元。
另外,房地产贷款增速回升。二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33万亿元,同比增长0.4%,增速比上年末高0.6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4166亿元。
【纠错】 【责任编辑:杨萌】-
新华全媒头条丨从科创板六年看资本市场助力“硬科技”进阶
- 新华鲜报丨叩响世界读者心门!31国汉学家共话“译”见倾心
- 新华视点丨为何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做“绿领”?
- 科学与健康丨如何为更多育龄女性留住生育希望?
- 新华全媒+丨暑假就诊患儿激增 这个“病因”要当心
- 财经观察丨丙烯期货期权“上新”,产业链将迎哪些变化?
- 记者手记丨探访“熊猫村”
-
世运会探馆Vlog
-
跨越万里的中医“复诊记”
推荐阅读: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