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之窗

仿生技术让水下机器人像鱼一样灵活游动

  自然界中,鱼类能在水流复杂多变的水下灵活游动、避开障碍,主要得益于身体两侧能感知水流变化的侧线系统。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悉,受这一现象启发,该所科研人员开发了一种名为FlowSight的仿生侧线传感器,让水下机器人也能精准地感知水流变化,像鱼儿一样灵活游动。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IEEE机器人汇刊》。

仿生技术让水下机器人像鱼一样灵活游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水下机器人可替代人类完成高危水下作业。“然而,当前水下机器人存在导航精度不足、难以感知水流信息、智能化水平待提升等问题。”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助理研究员张天栋说。

  在这项研究中,FlowSight用一根模仿鱼类侧线神经丘的柔性硅胶触须进行水流传感。当水流碰到触须时,藏在其内部的摄像头就会拍下触须弯曲的细微变化。通过智能分析这些弯曲图案,设备就能读懂水流密码,直接算出水流速度和方向,测速误差仅3%,测方向误差不到1%,完全不需要其他辅助设备。

  同时,科研人员把FlowSight传感器装在仿生水下机器人RoboDact身上做测试。“测试结果显示,RoboDact能像真鱼一样,感知到水流变化就自动调整游动姿势,不仅能顶着水流前进,还能根据水流情况灵活转向。”张天栋说,未来其在水下勘探、生态监测等场景大有用处。(记者陆成宽)

【纠错】 【责任编辑:朱家齐】

推荐阅读:

央行10月MLF操作“量增价平” 净投放量创年内新高

冯仑:捐一笔钱,拿一块地,这是把公益变成私益

中国科协发布2023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

重庆店开业 汽车之家空间站全面进入2.0时代

对话冯仑:行政干预过多,破坏了保交楼的效率

“老司机”必看,被忽略的车损险原来还有这么多作用!

航天员景海鹏安全顺利出舱

购买适合自己的车险种类!

积极推进产品创新 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发射亮点解析

专题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