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2月9日数据显示,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6%。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降幅收窄。专家表示,随着相关政策持续显效,提振居民消费信心,预计物价上涨动能会有所改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1月,受气温偏高及出行需求回落等因素影响,全国CPI环比有所下降,同比小幅上涨。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继续回升,同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说。从同比看,CPI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主要受食品价格涨幅回落带动。
具体来看,食品价格上涨1.0%,涨幅比上月回落1.9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和鲜菜价格分别上涨13.7%和10.0%,涨幅均有回落;鲜果价格由上月上涨4.7%转为下降0.3%;牛肉、羊肉、食用油、禽肉类和粮食价格降幅在1.1%至13.5%之间。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3%转为持平。非食品中,能源价格下降3.8%,降幅比上月收窄1.3个百分点。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2%转为持平。服务价格上涨0.4%,涨幅与上月相同。
“实际上,11月食品之外的其他商品和服务价格走势平稳,同比涨幅较上月有所回升。”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展望12月,伴随食品价格下跌的拖累效应减弱,以及支持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存量政策持续显效,再加上近期楼市持续回暖,居民消费需求有望进一步回升,预计物价上涨动能有所改善,CPI环比有望由负转正。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外,董莉娟表示,11月,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国内工业品需求有所恢复,PPI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1%;同比下降2.5%,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
“分大类看,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带动生活资料PPI环比改善,生产资料PPI环比涨幅则与上月持平,背后是原油、煤炭价格下跌,而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推进对国内工业品价格产生支撑,大宗商品和工业品价格涨跌互现。”王青说。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表示,去除超季节性因素、一过性因素等影响后,11月CPI和PPI数据均显示出经济基本面进一步整固、政策支持质效进一步提升、经济内生动能进一步增强。“特别是核心CPI继续回升,同比涨幅比10月扩大0.1个百分点至0.3%;PPI同比降幅比9月收窄0.4个百分点且已连续两个月降幅收窄,充分体现出随着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提质优化、持续显效,企业部门与家庭部门信心加快恢复,以消费和投资组成的内需回升势头更稳、增速更快。”
【纠错】 【责任编辑:王唯一】-
新华全媒头条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聚焦生态文明建设
- 经济参考报丨前11月多个高频数据实现正增长
- 新华全媒+丨拨浪鼓“摇”出20亿元市场 “三毛产业”保暖全球
- 新华每日电讯丨走笔十堰南三县:堵河深处有桃源
- 追光丨让学生“动”起来 成都这所小学竟有829张乒乓球桌
- 国际观察丨南共市-欧盟自贸协定解读
- 秀我中国丨偷偷告诉你,人参上新啦!
-
“数”看中小企业之势
-
青藏线上的生态守护者
推荐阅读: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