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之窗

无人机替代蚕农“走山移蚕”

  记者日前从辽宁省农科院蚕科所(以下简称“省蚕科所”)获悉,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柞蚕饲养技术岗位科学家项目的支持下,省蚕科所成功研发了移蚕无人机、高效摘茧器、柞蚕卵净选机等柞蚕生产机械系统,相关成果被评价为具有国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无人机替代蚕农“走山移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无人机替代蚕农“走山移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无人机替代蚕农“走山移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国是世界柞蚕生产第一大国,柞蚕茧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其中,辽宁柞蚕茧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左右,是我国柞蚕生产第一大省,也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的优势特色主导产业。

无人机替代蚕农“走山移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摘蚕、移蚕是柞蚕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高强度劳作的过程。近年来,因缺少壮劳力,一些农户无力完成这种高强度劳作,不得不放弃这一增收致富项目。同时,这也严重制约着辽宁柞蚕产业做大做强。“每到放蚕时,蚕农都要身背50多斤重的蚕筐频繁地上山下山,摘茧、柞树轮作等环节也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农村又面临着老龄化和用工短缺的问题。”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柞蚕饲养技术岗位科学家、省蚕科所副所长李喜升表示,产业体量虽然不小,但人们仍沿用传统作业方式。

  面对产业发展痛点,省蚕科所与沈阳金丰春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于2016年联合开展了无人机移蚕等轻简高效柞蚕生产机械系统的研发与生产。在省蚕科所研发的轻简高效柞蚕生产机械系统中,无人机移蚕运输装置的工作效率达到人工移蚕的近7倍。“通过无人机本体与载物组件有机结合,蚕农不用再上山下山辛苦劳作,无人机成功替代蚕农‘走山移蚕’。”李喜升说。

  短短几分钟,无人机便完成了以往人工移一次需要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的移蚕工作。整个过程,无人机既能在空中悬停,也可直接落地进行货物装卸,操作起来十分方便。以移蚕直线距离260米进行测试,无人机运送一次需要4.6分钟,每小时可移蚕近300千克,但移蚕效率却达到人工的6.68倍。

  截至目前,辽宁拥有柞园800万亩,常年实际放养约600万亩,柞蚕茧年产量约5万吨,蚕茧直接产值超25亿元,约10万名蚕农直接从事柞蚕生产。随着移蚕无人机及无人机运送装置、高效轻便的摘茧装置、柞园枝条粉碎机等智能化、无人化生产装备的大面积推广,将有效解决集中移蚕、摘蚕时面临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等难题,为实现柞蚕高产稳产和柞蚕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记者郝晓明)

【责任编辑:周靖杰】

推荐阅读:

倍斯特共享储能电源全球发布会耀世启幕,为市场带来“兔”然惊喜

多家外资机构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

“聪明车”驶向“智慧路”

【物企调研】梁兵:回归理性 “去金融化”是行业急所 ——一位老物业人的心声

当好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 国有六大行集体表态部署下阶段工作

“二永债”发行提速 银行资本压力有望缓解

走进中小企业|一条上扬曲线背后的创新密码——中关村软件园产业发展见闻

多方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 智能应用前景广

农银人寿:2023年三季度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0%

松下集团CEO楠见雄规:坚定深耕中国市场 做出更好贡献

专题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