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之窗

创新技术、建立标准、深化合作——业内人士探讨人工智能治理新趋势

  智能语音助手、生成式人工智能、智能驾驶……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和应用,驱动生产生活发生效率变革的同时,也带来多重风险与挑战。10月29日至31日,博鳌亚洲论坛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第二届大会在湖南长沙举行,业内人士围绕人工智能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博鳌亚洲论坛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第二届大会“AIGC时代的可持续发展与风险管理”分论坛现场。新华社记者谢奔 摄

创新技术、建立标准、深化合作——业内人士探讨人工智能治理新趋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人工智能带来的数据泄露、个人隐私侵犯、虚假信息泛滥等问题不容忽视。”国家开发投资集团特级专家赵建强认为,人工智能治理的紧迫性越来越强。

创新技术、建立标准、深化合作——业内人士探讨人工智能治理新趋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创新技术、建立标准、深化合作——业内人士探讨人工智能治理新趋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创新技术、建立标准、深化合作——业内人士探讨人工智能治理新趋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解决人工智能治理难题需要加强技术创新。目前,多家科技企业正在展开探索,如商汤科技研发“深伪检测+数字水印”技术,通过技术手段防止内容被篡改或编辑,从源头上防范AI生成虚假内容,打造安全可信的人工智能。

创新技术、建立标准、深化合作——业内人士探讨人工智能治理新趋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院长、亚洲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联盟副主席季卫东认为,人工智能设计过程中应嵌入一种风险防范机制,通过其他的人工智能系统来对人工智能进行制衡。

  “人工智能治理过程中,需要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标准规范。”季卫东认为,应尽快确立具体的技术标准与监管规范,尤其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伦理规范落地。

  中关村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己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何菁以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知识产权纠纷举例称,技术界、法律界和内容生产者三方需要合力保护创作者的利益,防止知识产权纠纷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拦路虎”。

  与人工智能相关联的大数据跨境流动带来的数据安全问题正不断凸显。中关村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云晓春认为,在推进数据开放共享的同时,需要同步探索治理与监管体系,形成公平合理的数据流动规则,共同应对数据流动带来的风险和挑战。赵建强建议,要探索基于数据、算法、技术共享的合作机制,制定推动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性标准和框架。(记者刘佑民、谢奔)

【责任编辑:陈听雨】

推荐阅读:

争先机 开好局 | 博大建设集团开启2023年“新春第一课”

降利减费再加码 金融双向赋能实体经济

沪深交易所启动企业债券受理申报

2023世界机器人大赛陕西省选拔赛成功举办

电信运营商三季报陆续披露 AI及算力投入持续大幅增长

电商混战能拼出竞争力吗

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发射亮点解析

以“人才引擎”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

中建八局入股广州双沙旧改 合景泰富退出

数字化浪潮助推“大国重器”向“智”而行

专题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