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之窗

量子计算应尽快“走出”实验室

  “量子计算不能永远待在实验室,只有积极进行产业应用,才能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提升,我国亟须构建良好的量子计算应用生态。”近日,2024中国量子计算产业峰会暨量子计算开发者大会在广州市黄埔区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在会上说。

  与会专家认为,我国正进入量子计算技术高速发展时代。“我国对量子计算研究启动较早,目前水平在国际上处于第一梯队。”郭光灿分析,第一梯队中的国家总体研发水平相当,但在不同技术领域各有长短。

  中国计算机学会量子计算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赵雪娇说,近年来,我国量子计算发展面临新挑战,一些国家对量子计算技术采取了严格封锁和限制措施。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量子计算产业要想取得突破,必须持续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量子计算应尽快“走出”实验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自今年1月6日上线运行至今,访问人数已超1100万人次,完成25万个运算任务。这是我国首次长时间、大规模、稳定向全球提供自主量子算力服务。

  产学研合作是推动量子计算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广州市高度重视布局发展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尤其是黄埔区,依托产业聚集度高等优势,提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和应用场景,为量子科技产业发展提供全要素保障。

  郭光灿表示,量子计算机不是要替代电子计算机,而是与之兼容,解决技术难题与效率问题。比如,在制药领域,量子计算机能缩短新药制造时间,增进民众健康福祉。(记者 叶 青)

【纠错】 【责任编辑:朱家齐】

推荐阅读:

降利减费再加码 金融双向赋能实体经济

新华全媒+|“VR+”加出新精彩——2023世界VR产业大会“探新”

招商银行信用卡掌上生活App上线“银联云闪付网络支付平台”

六大行三季报出齐 发布会聚焦这些热点

神舟十六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AI+云计算”助技术红利长效释放——2023云栖大会观察

构筑多层次惠农保险体系 上市险企护航乡村振兴

建站将启,全力备航,三船保障——聚焦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起航

银联携手中国工商银行发行澳门旅游主题卡

从数字化到“数智化” 在杭州云栖大会感受数字技术新脉动

专题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