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之窗

新职业故事丨机器人研发工程师:让“铁疙瘩”听懂话、干对活

 

新职业故事丨机器人研发工程师:让“铁疙瘩”听懂话、干对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场景中

它们能够胜任繁重、危险或复杂的工作

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新职业故事丨机器人研发工程师:让“铁疙瘩”听懂话、干对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

新职业故事丨机器人研发工程师:让“铁疙瘩”听懂话、干对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22年6月公布的18个新职业之一

在研发设计机器人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让“铁疙瘩”听懂话、干对活,是他们的重要工作内容

这是点焊机器人(6月3日摄)。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机器人研发工程师在调试智能机器人(6月4日摄)。 那鹏(右)和同事在讨论智能焊接机器人平台焊接方案(6月3日摄)。

那鹏

是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机器人研发中心的一位机器人研发工程师

负责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研发工作

那鹏前往机器人生产车间调试机器人(6月3日摄)。 那鹏在调试点焊机器人工艺参数(6月3日摄)。 那鹏在生产车间(6月4日摄)。

在这里

他和同事负责丰富工业机器人种类

提升机器人易用性

满足用户定制化需求

他们对标同行业国际、国内优秀产品

对机器人控制系统进行升级优化

那鹏(右)和同事在测试验证为点焊机器人新开发的功能(6月3日摄)。 那鹏(右)和同事在排查点焊机器人故障(6月3日摄)。 那鹏在调试点焊机器人工艺参数(6月3日摄)。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的迅速发展

如何更好地融合人工智能与工业机器人

成为机器人研发工程师的新课题

那鹏说:“人工智能用得好,会让工业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更方便。”

那鹏(右)和同事在排查点焊机器人故障(6月3日摄)。 那鹏(左)对同事开发的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功能进行方案评审(6月3日摄)。

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当下

把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工业机器人深度融合

做好机器人研发升级

会对未来的工业发展和产业升级带来重大改变

那鹏(左)与同事在机器人生产车间准备进行调试工作(6月3日摄)。 那鹏在调整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程序(6月3日摄)。 那鹏(左)和同事在调试涂胶机器人工艺(6月3日摄)。 那鹏(右)和同事在讨论智能焊接机器人平台焊接方案(6月3日摄)。

 “我的任务就是让这些‘铁疙瘩’在人机交互技术的迭代升级下,越来越智能,用科技赋予它们‘生命’,让它们能听懂人的话,完成好任务,释放更多的生产力。”那鹏说。

那鹏在车间查看机器人运行情况(6月3日摄)。

统筹:宋为伟

记者:潘昱龙

编辑:刘欣 刘莲芬 刘勇贞 辛悦卫

新华社摄影部制作

【纠错】 【责任编辑:陈听雨】

推荐阅读:

杭州住房限购区仅剩主城4区 外地户籍家庭有社保记录即可购房

中国科协发布2023年科技领域重大问题难题

硅基光电子领域获重大突破

(AI对话“1024”)“城市大脑”有多聪明?

独家 | 中国将推动新一轮“房改”

了解交强险之后,才发现补足商业车险很有必要

奋楫十年 创新领先——做融资租赁行业领先品牌

中国人民银行:保持货币政策稳健性 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

什么是三者险?

积极推进产品创新 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专题推荐:

相关推荐